重慶晨報訊 (記者 李晟)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了,可是你知道七夕除了被年輕人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之外,這一節日的真正習俗究竟是什麼嗎?昨天,璧山區觀音塘濕地公園狀元橋上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七夕活動,除了講述愛情故膠原蛋白事、朗誦愛情詩詞外,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曬書也成為活動的重要內容。
  上千冊固態硬碟藏書集體曬太陽
  一本本圖書鋪滿了狀元橋橋頭的書桌,享受著山城夏日早晨尚不炙熱的陽光。參加七夕商務中心活動的人們隨意地翻閱著這些來自璧山區圖書館內的藏書,他們一邊在書海中漫游,一邊聽著老人們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
  昨天早上9點,璧山區圖書館將館藏的上千冊圖書帶到了狀元橋集體曬太陽,“我們專程選擇了陽光還算溫柔的早上進行曬書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對外接式硬碟防止蟲蛀有一定作用,還可以祛除書籍紙張中的濕氣。”璧山區圖書館工作人員說。
  年輕人中鮮為人知的曬書習俗在昨天成外接式硬碟為整個活動的亮點,不少來參加七夕活動的市民們都圍站在各類書籍前,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閱讀。
  “這還是我第一次聽說七夕節的習俗里有曬書這個環節,能在早上的陽光下,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翻上幾頁好書,真是與眾不同的感受。”26歲的方子華說,曬書活動讓七夕節更多了幾分書墨之香,也讓這個如今被稱為“中國情人節”的七夕節,更多了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曬書習俗源自東漢末年
  那麼曬書習俗究竟起源於何時呢?璧山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工作人員說,據史料記載,這一習俗起源於近兩千年前的東漢末年。
  工作人員說,據民俗學家研究,從漢朝開始,我國民間就有曬晾衣物的習慣,曬書就是由曬衣物演變而來的。農曆的七月初,已經過了潮濕的三伏天氣,大家都把衣物被褥、書籍字畫拿出來晾曬。《清嘉錄》是一本關於蘇州一帶風俗習俗的書,其中就有曬書的記載:“人家曬書籍圖畫於庭,雲蠹魚不生……”
  但到了魏晉時期,這種習俗就有些變味了,這一時期人們不再是以晾曬為目的,而是比財富,比闊氣,張揚衣物華麗,張揚財富雄厚,張揚詩書、名人字畫,其目的無非是炫耀自己是“詩書傳家”,收藏豐厚。針對當時的不良社會風氣,也有“反潮流”人士唱對台戲。每當鄰居曬出錦繡綾羅華貴衣物、誇耀財富時,號稱“竹林七賢”的大詩人阮籍和他的侄兒阮咸就挑幾片破布曬出來,以挑戰不良習俗。
  提起曬書,曹操和司馬懿的故事更是流傳至今。工作人員說,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大將司馬懿是個戰功赫赫的人,他功高蓋主,這在封建專制時代是最為忌諱的,曹操猜疑他有篡位的野心。為免遭不測,司馬懿就學劉備那樣韜光養晦。曹操後來派人去偵查司馬懿的舉動,那天正好是七月初七,見其正在曬書。劉備韜晦是種菜,而司馬懿韜晦就曬書,可見那時候曬書已十分普遍。
  隨著時代的發展,藏書條件不斷改善,藏書技術不斷提高,曬書這一古老傳統已在現代社會漸趨消失。  (原標題:七夕在兩千年前是曬書日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dqq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